发布时间: 2022-09-22 发布者:
泗泾镇位于上海松江区的东北部,如果从北宋形成村落算起,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该镇在北宋形成村落,最早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元末文学家陶宗仪挈家来此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南村草堂”;藏书家孙道明则筑“映雪斋”于泗水之北。元代后期始成集镇,称“泗泾里”。明正德年间改称“泗泾市”。七宝徐寿出资沿蒲汇塘北岸构筑石桥9座,七宝、泗泾间交通遂便,镇的规模日益扩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福连”和“武安”3座3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两侧商店栉比,楼房对峙,镇上“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该镇在抗倭、清兵南下、太平军进攻上海、抗日战争等时期,屡遭战祸。特别是日军入侵,镇上房屋被毁2/3,东半镇几乎夷为平地,常住户口锐减。抗战胜利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市面仍未恢复。
解放后,该镇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逐步从商业消费集镇发展成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市镇。近年来,泗泾镇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发展规模化、房产开发高档化、集镇建设功能化、农业发展都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稳二进三调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了新时期泗泾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格局。
新镇兴建古浪路、江川路、开江路三条观景街,同时规划建成泗泾塘滨江景观大道。老城镇区规划四平方公里,以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法,建设开江路步行街,沿开江路、泗泾镇两侧的核心区进行改造,形成集商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江南水乡特色,致力于恢复泗泾水镇、古镇、府镇、市镇的面貌。到2005年镇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形成以开江路为轴线的古镇区,以泗陈路为轴线的高档别墅区,以鼓浪路为轴线的商务区;建成轨道交通9号线泗泾新城一期工程;全镇实现便捷的城市道路,并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网络。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
类型:古镇古村
交通
镇内公交:松江45/46/47路、1845路、1846路
途径公交:沪松线、上佘线、沪陈线、沪佘昆
轨道交通:上海地铁9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