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22 发布者:
据《松江县志》:塔七层四面,承袭唐代风格,高30余米,为砖木结构。外形与方塔相似。塔身四周有大小不同的砖雕佛像,约200尊。底层四角石柱上刻有施舍人姓名,塔砖上亦有捐款人名。塔内部楼梯和平座等结构都已毁,外部腰檐栏杆也损坏严重,大风时常有砖瓦朽木落下。据清嘉庆《松江府志》引黄之隽《延寿院记》:“相传唐太宗子曹王明为苏州刺史,故以姓其塔。盖塔先于院云。”宋代曾翻修重建。元、明时期又多次大修。今存塔体基本上为宋代建筑。
查(明)《正德松江府志》:延寿院在府西南李塔汇。宋嘉定六年,僧元信自定海来卓锡,于此里。大姓钱氏舍地建。初名澄庵,又名圆通。宝祐、咸淳间,僧如沾始易今额。元至大种,同知新昌州事钱大信有记,后毁于兵。僧照重建,院临驿道,府人祖践以此为节云。汇名李塔,疑亦以曹王明故,详见祠庙。要说明一点,《正德松江府志》没有祠庙一节。在第十五卷坛庙,有如下文:“李塔庙,按《苏志·吴江昭灵侯庙》引旧经,云唐太宗第十四子明,初封曹王。调露二年(680)贬苏州刺史。先天二年奉敕立祠于松江。梁开平四年封昭灵侯庙,食十有二所。或号曹王,或号李明王。今府境修竹乡称李塔,明王庙界则所祀曹王明也。”
综上可以看到,李塔始建年代不详,据《上海地方志》1995年第二期载王健民的《松江李塔来历初探》考证认为:此塔当与曹王李明无关,只是近李明的祠庙,故传为李塔。建筑年代应该在宋代,与松江的方塔年代可能接近。
参观李塔可以从延寿寺的西门进入,西门在李塔汇街,从此门进入,没人收门票。南门有售票处,但是我出来时没见到人收钱。想想寺院收门票真不合理。寺院有山门、天王殿、塔,大雄宝殿。没有钟楼、鼓楼。塔位于正中,寺院也是依托塔而建设的。
李塔是砖木结构,七层四面方塔,高33米,塔里原有木梯,可以拾级而上。但是现在门锁着,无法登塔。各层壶门外的壁上嵌有200尊形态各异的佛雕。在石柱和砖上,依稀可见捐款人姓名。1997年在松江县政府和市文管会共同出资下,加以修缮。砖缝用黄泥与白灰相砌,每层有楠木过梁,壶门上置木梁,有塔心木。在第六层以三根木梁承重,每层四面设壶门,可至外面平座。第一层为“壁内析上式”,与方塔相同,不设扶梯,须从围廊登梯,经砖身内之砖阶登入第二层。二层至七层,为空简式,内室置木板与扶梯。塔曾于最近两年再度修缮过。
1999年,在塔下恢复寺院,定名“延寿寺”。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
1985年7月18日,李塔被列为松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