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29 发布者:
故居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小平房,东西各有侧房两间,平面布局呈凹字形。该建筑造型简朴,保存完好,内部参照杨贤江早年在此生活时的样式布置:明间为厅堂间,右侧墙壁悬挂1951年余姚县人民政府赠送给杨贤江家属的“人民功臣”匾一块;两边次间分别为杨贤江和其父母的起居室;东西梢间为厨房和缝纫间;东西侧房为书房和安放农具的杂物间。
杨贤江出生于一个成衣匠家庭。1912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经亨颐、李叔同、夏丏尊等师长影响,立志教育救国。192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与恽代英等分管青年学生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先后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教育运动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青年部长等职。1926年,担任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市党部青年部部长和市党部常务委员。1926至1927年间,组织并参加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杨贤江被迫赴日避难。旅居京都期间,负责中国共产党日本特支工作,并翻译了《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世界史纲》和《今日之世界》等作品,并撰写《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教育理论著作。1929年5月返沪担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并发起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1931年8月9日病逝长崎,终年36岁。
在短暂的一生中,杨贤江为革命鞠躬尽瘁,留下了300万字的精神财富,为中国革命,特别是教育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浙江省民政厅追记杨贤江为革命烈士。1986年杨贤江故居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和1998年分别被列为慈溪市和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4年长河镇人民政府对杨贤江故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并在故居西北侧增辟了“杨贤江纪念馆”。馆内陈列了他的著作、稿件、日记、照片、证件、档案等珍贵的文史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杨贤江战斗的光辉一生。
杨贤江 (1895~1931) 杨贤江(1895—1931),又名英甫,笔名李浩吾、李膺扬等,余姚下垫桥(今属慈溪长河镇分江市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泗门诚意学堂,次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回余姚任暑期教育研究会讲师。同年秋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旁听大学课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南京分会书记。1921年1月,应上海商务印书馆聘,《学生杂志》,历时6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