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广西 > 南宁 > 邕宁区 

南宁顶蛳山遗址想去 去过

发布时间: 2022-09-13    发布者:

南宁顶蛳山遗址

南宁顶蛳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蛳山遗址"遗址地处邕宁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整个山丘呈椭圆状南北延伸,地势东高西低,总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国家大遗址展示中心之一,作为中国史前文化中一种独特文化类型的代表以奇特肢解、屈肢葬式,完整的陶器,层次清楚的文化序列令中外著名考古专家为之迷醉。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

  奇特的人文景观,是五彩斑斓的旅游业中一枝招蜂引蝶、独具魁力的奇葩,是人们了解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古文化遗址,更蕴蓄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充满着诱人的神秘色彩。众所周知,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文化遗址使人们了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人类的生活情况,那么,你走进距今约6000年的邕宁县的顶蛳山文化遗址,同样可以了解广西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顶狮山遗址,位于邕宁县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东北约1公里的顶狮山上,属色江支流八尺江右岸第一阶地,八尺江与清水泉交汇处的三角嘴南端。现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广西目前保存状况最好的贝丘遗址之一。199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南宁市博物馆联合对顶狮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共发现三个阶段的文化堆积。目前已发掘出一大批石器、石滩、蚌器、陶片、古人类遗骸等遗物,并陆续发现了牛、鹿、象、马等多种动物遗骸,同时有古斧、骨游等文物。新近又发现了墓葬140多座,墓内保存有非常完整的古人类遗骸化石180多具。这些墓葬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其中有单人墓,也有合葬墓,最大的合葬墓已挖掘出13个人体的骨骼。这批墓葬中,人骨保存状况较好,葬式为屈肢葬和肢解葬,其中肢解葬式前所未见,体现了独特的墓葬习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如此令人神往,蕴含富厚而又扑朔迷离之地,谁都会追思先人,发幽幽的怀古之情。

  在顶狮山,人们还发现了大量的螺壳和骨头,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遗址地点所在的新新村一带曾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清水泉中有一条巨龙,这条巨龙长九千九百九十九大,它的存在,给周围村庄带来了幸福和吉祥。后来,巨龙老了,它从清水泉来到八尺江边,盘在那里再也走不动了。于是附近村庄的村民便上山打猎,到河里捞河蚌螺狮,供巨龙为食。不久,盘在江边的巨龙死去了,成了一座山,这就是今天的顶蛳山。老人们说,顶蛳山上有那么多螺壳,就是当年巨龙吃后丢下的;顶蛳山上有那么多兽骨,也是巨龙食后留下的。此外,整座山到处露出磷峋怪石,那就是那条死去的巨龙的龙骨。实际上,贝丘就是生活垃圾,是人们抛弃的各种古遗物。由此可见,这里,曾经集中生活过多少古人呀!诗人刘希宁咏顶蛳山遗址的诗感慨良深,诗曰:

  顶狮山上吊先民,沧海桑田感慨深。

  投石举竿驱虎豹,茹毛铁血度晨昏。

  千层贝壳千层宝,百件残陶百件珍。

  邕邑谁言无胜迹,狮山遗址任歌吟。

  顶狮山遗址是建国以来广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对研究广西和整个南宁地区原始文化类型。内涵、发展序列以及对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狮山遗址已成为原始文化序列中第一个以广西地名命名的原始文化类型一“邕宁县顶狮山文化”。

  


  蒲庙镇  蒲庙镇系邕宁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八尺江与邕江交汇处,距南宁市中心15公里,是全城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49平方公里,邕江环抱蒲庙街,飞架河两岸的蒲庙大桥是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镇辖17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3.1万人。蒲庙镇交通便利,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工业逐步形成以造纸、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有了初步的发…… 详细++

网友评论
旅游攻略
附近景点

用微信扫一扫

旅历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