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28 发布者:
灵渠全长34公里,分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全长33.15公里,分四段,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利用的是天然河道,人工只开挖了5公里;北渠的长度虽然只有4公里,但它却是连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如今灵渠景区有俗称分水台,可谓是中流砥柱的铧嘴;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将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的灵渠的枢纽工程-大小天平;三将军墓、秦堤、飞来石、四贤祠等景致。整个景区古朴典雅,能充分体会“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的意境。
秦堤在兴安灵渠的南渠与湘江故道之间,筑于秦朝,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保护南渠不受洪水冲击。堤自分水塘至大湾陡,全长3150米。堤下1米多处开了“渠眼”,丰水期可排洪,枯水季节则溢出细流以灌溉农田。堤上古木成荫,构成七里长堤风景道。飞来石在秦堤之上,石高4米,周长20米,近正方形。石的上方,平坦如台,有级可登。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亭亭玉立。飞来石石质成分与周边岩石相差巨大,独耸于湘江故道与南渠的二水之间,让人不得不对它的来历产生无限遐思。宋以来,历代诗文题刻凡11件,有“砥柱石”、“虬如”、“夜月潭辉”、《重修灵渠记》等。飞来石实为灵渠一大奇赏。
陡门陡门是建筑在灵渠的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它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船闸,只是比现代船闸建造简陋,但操作则相当简便灵活。灵渠的陡门是最古老的船闸,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也可谓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世界船闸之父。
背景知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为巩固皇权,发兵五十万大举进攻岭南的百越之地。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于是秦始皇命令史禄凿灵渠以通粮道。建成后的渠道以灵巧著称,因而得名。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灵渠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桂林也因灵渠的开凿而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岭南重镇。
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灵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自豪。